“云+端”新技术,带你玩转智慧工地——宁波国华金融大厦项目“

    来源:互联网    发布时间:2017-11-01 09:44    编辑:严涵

你听说过智慧工地云平台吗?你体验过不在工地现场,却将项目进展毫厘掌握在手吗?你想象过通过千里眼、顺风耳的数据收集,使用移动终端操控现场设备吗? 10月31日上午9点,走进中建三局一公司施工建造的宁波国华金融大厦项目,一场以绿色引领、智慧建造为主题的

你听说过智慧工地云平台吗?你体验过不在工地现场,却将项目进展毫厘掌握在手吗?你想象过通过“千里眼”、“顺风耳”的数据收集,使用移动终端操控现场设备吗?

10月31日上午9点,走进中建三局一公司施工建造的宁波国华金融大厦项目,一场以“绿色引领、智慧建造”为主题的全国绿色及智慧工地现场观摩会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。近千名行业专家及媒体人士参观项目,领略充满智能化的项目现场。

身在“云”中,应有尽有

BIM的应用对“智慧工地”建设显得尤为重要,传统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,粗放式的管理使工地的劳动力、材料、机械设备的利用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。

在宁波国华金融大厦项目还未建设时,就可以通过BIM模型来模拟和深化设计。展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:“项目开始施工后,在现场使用激光扫描机器人和智能放样机器人,进行扫描和测角测距,勘测到的数据会反馈到我们的智慧工地云平台,管理人员将现场与模型进行对比和现场校正,力争0误差。不仅如此,我们还使用了BIM-FIM技术,通过反馈至云平台的数据,对机电等设备进行运维管理。”

观摩路线走至一半,隐约觉得有水雾洒在脸上,解说员介绍说,这就是扬尘监测及自动喷淋系统。“与施工噪音监测系统一样,一旦监测到的数据超过警戒值,就会发出警报并反馈至云平台,随后系统自身或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终端采取措施,解决问题。”

一个小小的匣子,一个智能化的机器人,一个不起眼的监测器……却如“顺风耳”、“千里眼”般,将工地现场的数据准确收集传递至智慧工地云平台。即使不在项目现场,也可以时刻掌握出现的问题,通过大数据分析,将收集到的噪音、粉尘、现场水电用量等数据,绘制成一个个曲线图、分析图,供管理人员进行智能决策。

手持“端”口,操控在手

在这个以“云”为中心的世界里,现场的监测系统将所有数据都存储在“云”上,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便捷地使用手机、电脑、IPAD等各种终端设备访问云中的数据和应用,并使用移动终端对现场进行操作和管控。

为了让记者对“端”有更好的理解,项目上的技术员张志方,打开了电脑中的中建三局一公司BIM-GC平台。“你看,当我在查看施工噪音监测板块时,发现有一处施工噪音超出警戒值,”他用鼠标指着屏幕中一处不正常的曲线,“我就可以立即派工作人员前去找出问题并解决,及时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,减少噪音污染。”

他又拿起手边的IPAD,“同样的,当我们在观察平台的智能水电版块时,通过曲线图发现有些施工地点的用水量和用电量发生异常,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,我们可以在IPAD上直接操作,将其电源开关关闭。”

通过手机、电脑、IPAD这些移动终端,项目的管理人员对现场的数据有了严格的把控,不用担心人工测量出现误差,也不用担心现场人员不足而忽略细节,他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,对现场的设备进行实时操控,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。

“云+端”,体验智能施工

“在施工的全过程中,‘云’和‘端’并不是单纯的承接关系,”项目总工胡雄告诉记者。从施工现场收集来的数据,通过智慧工地云平台的计算、绘制、整理后,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决策依据,将出现的问题解决后,他们又会利用这些数据,不断完善施工现场。如此相互结合,循环往复,为项目的“精益建造、完美履约”理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“云+端”技术将工地现场的生产力扩张至云端。凭借这一技术,项目管理人员无论何时或者身处何地,都可以无缝工作,甚至与同事、工友协同工作。不仅减少了项目现场对管理人员的需求,也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。

更多精彩阅读:

三星Note7自燃起诉案开庭 是否涉嫌欺诈成焦点


HMD确认:诺基亚安卓手机相机应用将迎来大升级

江苏新闻周刊客服:025-66066100
【责任编辑:陆超】

江苏新闻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江苏新闻周刊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致电025-66066100 66066101,联系邮箱:724922822@qq.com。

分享到: